葡萄又熟再记胡张庄和杨宝玲

“盛夏,正是葡萄成熟时节。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的葡萄大棚里,一颗颗色泽鲜艳、饱满多汁的葡萄缀满枝头,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多亩的葡萄园中,果农们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胡张庄的葡萄熟了》

上面这段话,摘自中国小康网年创作的《这是我的村──融媒体专题系列报道作品集》图书中,文中对当时胡张庄葡萄成熟采摘季节,一派丰收景象进行了描述。如今,两年过去,我们再一次来到这里,又看到了一串串沉甸甸挂满枝头的葡萄,也再一次见到了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宝玲。

“葡萄的品种变了、绿屏建设提速了、项目进展加快了……”说起两年间的变化,杨宝玲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我这个外来媳妇,从年落户天津算起,40多年来眼瞅着村子一个个巨大的变化:从土坯房搬上楼了、葡萄种植赚钱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项目落地了,亲身见证着村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胡张庄村民搬入东丽区华明示范镇

抓城镇化契机创“胡张庄速度”

胡张庄村位于天津市东丽区东北部,因为位置偏僻且土地贫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村子周边都是芦苇荡,村里没有企业,多村民都以务农为生。

“泔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因为贫穷,村庄环境差得路人皆知。当地姑娘都不愿在自村谈婚事,娶不上媳妇的年轻人只得到外地讨老婆。至今,周边村镇还流传着“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这样的顺口溜。

今年65岁的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是从山东嫁到胡张庄的,那时她曾想象着婆家这里定是“金色麦浪谷满仓”。但当真正走进胡张庄时,却只有放眼望去的芦苇荡和盐碱地。

好强的杨宝玲没有消沉,在计生岗位上埋头工作,多年来获得百姓的信任,年当选村委会主任。

那年,正好赶上了推进城镇化的历史机遇,天津市在华明街道试点推行“宅基地换房”。因为是全国试点,没有前车可鉴,让农民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子,有人形容比登天还难,大部分村和村民都在观望,很多人劝杨宝玲放弃,可她铁了心要把事情干成。

“那时我直觉地感到,这项政策对胡张庄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搬离交通不便的村址,进入新区生活,可以为村民一次性解决困扰多年的就医问题、就业问题、孩子上学问题、交通不便问题。虽然当年那会儿大伙都吵吵着买房,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真格上又有哪家能买得起。”在那段时间里,杨宝玲起早贪黑、走村入户做宣传、搞调研。

村中80多岁的曹大爷,一辈子住在自家小院儿,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让他非常抗拒搬入楼房生活,村干部多次给他做工作都没有结果。最后,杨宝玲找到老人最信任的二女儿,通过她转达搬家能给老人就医、孩子上学带来的诸多好处,终于说服老人改变想法,在换房协议上签了字。

在换房签字的那一天,胡张庄村完成了一项壮举,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签订了95%以上的换房申请。当年,多名村民率先迁入华明示范镇,创造了第一个搬迁完毕、第一个基本复垦完毕的“胡张庄速度”。

“作为村子带头人,搬迁后居民的真实困难我必须考虑。新家离田地40里,务农怎么去?葡萄没人看护怎么办?保存冷库怎么建?村民保险怎么算?我最后拟了22个问题,找到街、区领导协商探讨,解决了村民关心的安置补偿费、拆迁还迁、养老保险等问题。”杨宝玲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是记忆犹新。通过努力争取,胡张庄的村民们成了“四金”农民,人均37平方米的楼房,再加上比城里人更多的福利,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有的还拿出闲置房子获取租金,村民资产性收入激增10倍以上。

生活条件改善了,同时因为交通便捷、紧邻空港经济区,村民还实现了充分就业,“搬到新家以后,离空港这么近,那边有大量的用工需求。只要想工作,都能找到工作。”杨宝玲笑着说。

新品种“阳光玫瑰”,比原先的玫瑰香葡萄果实更饱满

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葡萄产业

住进了新社区,胡张庄居民的致富路没有就此止步,通过自强自立、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子。

“必须要转型,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要让乡亲们望得见田、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子孙后代留余地。”杨宝玲说,“老一辈人讲落叶归根、重土难迁,虽然我们迁入了社区居住,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但土地是我们的命根,是得以长远发展的传家宝,要世代传承。”

胡张庄有地、有田也有坑塘,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胡张庄跟其他村庄一样,也实施了包产到户,村民们在分到的农田里种粮、种棉花、养鱼虾,探索土里淘金。但因为没有经验,总不得法,得不到长足发展。有时候产品积压,还要四处奔波寻找销路。打听到周边地区葡萄种植经验丰富,农户们纷纷到汉沽、宁河甚至远到山东取经,摸着石头过河,逐渐积累种植经验。

时至今日,大家都成了行家里手,玫瑰香葡萄已经创出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远近闻名。

“改造基础设施是先从路面硬化开始的,没有路,再好的农品也运不出去。路面硬化之后,遇到天气不好时,别人家的葡萄只能烂在地里,可胡张庄的葡萄始终能上市销售,还比平常贵。一来二去,咱的葡萄就打响了名号。”杨宝玲说,为了做大做强葡萄种植产业,这些年胡张庄先后集资修建了栋30平方米看护房,为余亩葡萄地做好了配套设施;办理农调手续,出资修建座冷库,用于葡萄仓储;以高标农田建设为契机,硬化葡萄地土路3万多平方米;对亩葡萄地道路、水利、绿化、电力等进行系统改造,新修沟渠米。

现在的胡张庄村,以种植葡萄为主要收入来源,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胡张庄集体收入达余万,相较年搬迁时的万,增长了近3倍。80%的青壮劳力得到就业安置;大学生每人有元到元不等的奖励;名老人每人每月享受元到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名适龄人口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村集体每年出资20余万元,余名村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加上重大节日的慰问,每人每年享受到的福利高达元。

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服务均等化,胡张庄人将其归纳为“三化助振兴”。

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规划图

嵌入“沽上田园”实现乡村振兴

盛夏的东丽湖,十几万只鸟儿在此生息繁衍,四季花海美景沁人心脾。在其旁边,集康养、农创、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胡张庄大部分土地都处于生态屏障区,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盘活现有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是今后经济发展首先要理清的思路。“借着年全国‘两会’,作为代表,我提出农村零散集体建设用地置换的建议,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发展,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土地置换是第一步,公司化经营是第二步,转型发展是第三步,群众致富才是最终目标。所以,我们开始筹划打造农业双创、文化旅游、康养生态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杨宝玲说,对于发展,胡张庄村有着长远规划,“我们要聚焦主责主业,计划探索品牌化、公司化运营模式,主动融入区域规划,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和三产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通过聘请中国乡村促进会、市农科院、农学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对胡张庄农业布局进行重新定位,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基本蓝图制定完成。新增80亩集体建设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中,41栋葡萄冷棚建设完成并已投入使用,葡萄可抢先一个月成熟上市,促进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现在,作为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北片区重点建设内容的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正在全速推进。“项目规划打造精品种植区、仓储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市集等六大功能板块,建设集精品种植、采摘体验、精品民宿、科普教育、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目前市政设施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0月份进行试运营,届时胡张庄村又会大变样,给游客带来别样惊喜与新鲜体验,并成为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源源‘活水’。”来自市委办公厅的胡张庄第一书记马为松介绍说。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

曾被称为东丽区“北大荒”的胡张庄村,如今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加速推进,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施工作业按步推进。作为东丽区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沽上田园”在村民们的热切期望中逐步变为生动的现实。

中国小康网7月23日电

撰文摄影摄像/陈思成

指导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天津市农业农村委

东丽区委宣传部

东丽区委网信办

部分图片/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jkys/15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