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2192.html道教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和精神家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故鲁迅有言: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道教以黄帝为祖,老子为宗,张道陵、王重阳为立教之师;继承了上古文明中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鬼神崇拜、祖先祭祀、万物有灵等观念;发展了黄老思想、老庄哲学、神仙丹术、魏晋玄学、唐宋神学、元明仙学等文化体系;形成了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长生不老、敬天爱民的三皇五帝民族道统和三清四御、五祖七真等神仙法统。道教的前身是黄老道学和神仙方术以及远古神话、民间祭祀。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天师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教团,标志道教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后第三代天师张鲁在汉中和巴蜀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政教合一制度。汉末有太平道流行,张角藉此发动了黄巾起义。南北朝时,经寇谦之、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大师的改革与发展,道教遂之完善,中国文化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宋时,道教定位国教,洋洋大观,造就了盛唐气象。李白晚年入道,尸解成仙,故名诗仙。最著名者当属《八仙过海》传说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和曹国舅八位仙人。宋末金初,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教,倡“三教合一,性命双修,普度众生。”其礼以儒、其节以墨、其行以禅、其修以仙。历史学家陈垣说:“不忘民族之本来,又善吸收外来文化,强吾民族魂魄,此新道教(全真教)之真精神,亦吾民族之真精神。”当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南下灭宋,民族危难,生灵涂炭之际,丘长春祖师跋涉万里,远赴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见成吉思汗,劝以“敬天爱民,节欲养生”之旨。爵号神仙,掌天下教事,全真教遂大兴于世,对于保全民族文化,乃至民众之生命,功莫大焉,不可称量。乾隆有诗赞曰: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元末明初,武当山张三丰祖师创太极拳,遗泽后世,今已普传世界。明清时期,仙学泛滥,丹经重重,养生文化遂成大观。今天的道教已经成为世界宗教,道教文化为世人所重视。新道家以严复、章太炎、王国维、金岳霖、方东美、宗白华等哲学家、思想家以及具有科学人文主义精神的李约瑟、汤川秀树、卡普拉等科学家为代表,在生命哲学、前沿物理学、宇宙学、环境保护、和平发展,和谐共享等方面焕发出智慧的光芒。观五千年历史,乃知道教之史也,昔黄帝问道于崆峒,后有鼎湖飞升之举;孔子问礼于老聃,退有犹龙之叹。史记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容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汉书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措而用之,汉有文景之治,唐有开元盛世。自九天玄女传兵符于黄帝战蚩尤以来,姜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孔明、王通、刘伯温等皆其流也。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容纳百家,墨子、管子等皆赖其传。《道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典籍,大道精神成为民族精神支柱。指南针、火药、豆腐等皆为道教发明。炼丹术是人类化学之先驱,古代科技之大成。道教思想乃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根本(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道教对于中国古代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建筑、文学艺术等皆有辉煌成就和贡献。道教以老子——太上老君为教主,以《道德经》为圣典,以道为世界之根本,宇宙之法则。故道士者以学道,悟道,修道,行道,弘道,得道,合道为事。以道治国,以道修身,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有道则生,失道则亡。《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代表,老子亦成为人类智慧的象征。道教是以道为根本信仰,以德为处世准则,以自然为天人大义,以神仙为最终归宿,故道教者道德教化也。道德是人类的根本,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传统,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和真理性。道教整合了东方文明,继承了民族道统,构建了民族灵魂,展现了宇宙精神和无量智慧。道教必将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复兴!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jkys/1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