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内丹秘本华阳金仙证论清柳华阳撰

古籍来源: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此《华阳金仙证论》(金仙证论)是著名道教内丹秘笈,作者是清乾隆时的柳华阳(道号太常)。柳华阳生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洪都(南昌)之鄉人。柳华阳,其自幼聪慧颖悟,勤奋好学,受三教(儒、佛、道)文化熏陶,同时对佛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皖水双莲寺落发出家。其本人因受其师伍守阳(~约,原名阳,字端阳,自号“冲虚子”,江西南昌县人)的内丹道家思想影响,以僧人的身份研究道家内丹的修炼方法,秉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道家的内丹思想,同时成为了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九代传人。后学者把他和伍守阳的丹法合为一派——伍柳派。柳华阳的内丹思想对中国道家的修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现代养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柳华阳道士的著作有《金仙证论》和《慧命经》等。他的养生思想源自道家的内丹理论。“内丹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数千年来神仙家汲取道、释、儒医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的一种融道学的宇宙观、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是一项为开发生命潜能和探究心灵奥秘而修炼的人体系统工程。”内丹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内丹理论源自于老子思想。《金仙证论》是柳华阳的第一部著作,其书主要阐释了道家的小周天之功,即炼精化炁。在书中,柳华阳结合自己练功的亲身体会,并且结合丹道,在书中还绘制了《任督脉图》,为后人的道家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药物、鼎炉、火候是内丹修为的三大因素,缺一即不能成丹。在《金仙证论》中,柳华阳则将元精喻为药物。他指出:“欲望成其道者,先当保其精,精满然后气生,以此生气是名药物。”柳华阳的养生思想,强调了对生命的自我控制、调节,充分发挥生命管理的主体意识,也就是继承了道家养生代表人物葛洪的“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的思想。这里的“炼己”、“药物”、“鼎”等的观念,正是一种对生命的自我掌控,“我”充分地通过一系列方法对生命现象进行调节和把握。基于此,不论是行为还是心理、环境等,柳华阳对养生“炼己”以及整个生命的修炼作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说是把个体的修炼者从各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主动对生命进行调节管理的尝试。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ssys/1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