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常担心自家小孩沉迷网络。然而,现在情况却出现了反转,不少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网瘾父母犯了愁。
安徽合肥的孙先生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上班,为了让沉迷看情感主播直播上瘾的老妈早日“回头是岸”,最近他在网上发帖,公开悬赏1万元征集线索,就为了让老妈早日看清这些打着情感调节幌子卖货的主播套路。
在网上搜索“网瘾爸妈”“情感主播”“养生专家”等关键词,像孙先生一样,不少年轻人都在吐槽家里的爸妈或者长辈沉迷网络无法自拔。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流行,一群拥有上百万粉丝的“情感主播”“养生专家”,以“调解情感纠纷”或宣传养生之道的名义,讲述各种雷人离奇的故事继而卖货,花式“收割”老年粉丝的钱包。
快报记者在众多直播平台、贴吧潜伏半个月,发现这些在直播间、短视频里频繁露脸的情感主播、养生专家,很多都是由短视频公司孵化包装出来的。直播的目的都是卖货给老年粉丝,形成了一条针对老年粉丝的从演员包装到视频直播,再到卖货收割的产业链,而其售卖的大多是夸大宣传甚至涉嫌造假的暴利产品。
为“奶奶”伸张正义的情感主播
转头在直播间卖起了珠宝
“我妈沉迷直播平台上的情感主播有几个月时间了。”孙先生说,他妈妈今年63岁,原来在合肥老家的时候,他很少看到老妈玩手机。去年年末,为了更好地照顾都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儿子儿媳,孙妈妈告别了留在老家的老伴儿,来到了杭州。
来杭州没到两个月,他发现老妈不论是吃饭还是洗衣服,都在一旁放着手机,里面放着各种情感主播帮人调解情感纠纷的声音。
孙先生和老妈一起看过几场直播,发现这些打着情感调解名义的主播,直播间调解的内容不外乎这些——替儿子儿媳不孝的老人做主,帮丈夫出轨的老婆打小三。
“基本都是各种涉及家庭伦理的剧情,现在直播间的剧情比几个月前更烧脑,还有主播现场帮咨询者鉴定真假老公的,感觉国家一级编剧都编不出来。”他吐槽。
在主流的直播平台上,搜索“情感主播”并进入直播间,记者发现,像孙妈妈一样,观看这类直播的老年人不在少数,评论的ID很多都是以“××一家人”“开心每一天××”“××奶奶”等形式命名,很有时代特色。
记者随机进入了某情感主播的直播间,看到操着浓重西北口音的男主播,正为两位有东北口音的祖孙俩“主持公道”。在男主播随后给新进入直播间的粉丝讲解下,记者才逐渐厘清了大致“剧情”。
原来,向主播求助的这对祖孙并没有血缘关系,今年20岁、从小辍学的小孙女是奶奶的二儿子抱养过来给她的。因为二儿子不孝,并霸占了奶奶大儿子一家的珠宝店,被二儿子赶出家门的两人,要在主播和亲友团的“伸张正义”下,夺回家产。
在近1个小时的剧情铺垫下,和亲友团一起气势汹汹赶到奶奶二儿子珠宝店的主播,却带起了货。
“奶奶”的大儿媳和小孙女也变身模特,把珠宝店的玉石吊坠、玛瑙手镯戴在胸前、手上,为直播间的“家人们”全方位地展示购物车上的商品。
“主播正能量,!”“主播为奶奶一家主持公道,我们应该支持,没付钱的踢出去!”……随着男主播在镜头前展示标价元的玉石吊坠鉴定证书,记者看到,直播间的商品销售量一下子达到了件。
视频里的情感主播、“养生专家”
都是由公司批量孵化出来的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孙先生能明显看穿这些情感主播的套路,“就像你看到的,直播的剧情快进入高潮或尾声时,主播肯定会号召直播间的粉丝买货。”
孙先生曾向老妈认真分析过这些情感主播的带货伎俩。
“和她讲这些主播直播时都有剧本,她还反问我,那为什么主播直播间每天都有三四拨人过来做情感咨询,她根本不相信那些连麦的人也是假的。”
其实,孙先生所了解的情感主播做直播时有剧本,已经成了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彼此间心照不宣的秘密。像上面记者看到的主播帮咨询者“伸张正义”的直播剧情,仅仅是这个行业内每天上演的无数个剧本中的一个。
围绕着情感主播,从年开始,国内就已形成了一条包括孵化主播账号、编写情感直播剧本、雇用直播间麦手(即托儿)在内的完整闭合产业链。
在活跃着上百名会员的某情感主播贴吧,记者发现,从年9月至今,会员们发布的多篇帖子,内容多是围绕着招主播、招麦手、招编剧写手展开,还有一些帖子是由厂家发布,主要是为了寻找情感主播帮忙带货。
记者以新手的身份,加上了贴吧里一名号称可以孵化情感主播的“运营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