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现代汉语中“养气”的解释是,通常是指“培养品德;增进涵养功夫”。
笔者认为,养气、养望、养生,要相结合。具体来说:
养气,就是养“精气神”。要善养豪气,大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摒除邪气,戾气,怨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养气,不是坐地练气功,而是通过学习与实践,切实长学识,练本领,养气质。要学习和实践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忠贞不二的忠义精神,刚正不阿的正义精神,乐善好施的侠义精神,两袖清风的廉洁精神,等等;特别是要大力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内到外展现出良好的气节和精神风貌。
养望,就是树形象,立口碑。这不是要求我们“扬名立万”、“名垂青史”,更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说,一个人要崇尚荣誉,通过一件又一件的好事,积累好的形象、好的名声。这无论是从对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对个人发展的角度,都是大有裨益的。胡雪岩是个商人,他注意乐善好施,帮助穷苦百姓,荣膺“东南大侠”称号,胡雪岩这样做,一方面帮助了社会,另一方面也给他的生意带来极大帮助。曾国藩年轻时,注重写文章来表达政治观点,赢得良好的声望,这对于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很有好处。因此,当一个人默默无闻时,不妨通过“养望”的方式获得大家的认可。
养生,即保持好的身体和身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科学饮食、适当的锻炼,加上善于自我心理调适。
一个人要成功,没有好的身体和身心不行,需要养生;没有好的道德不行,需要养气;没有好的言行不行,需要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