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段落-----
医国济民的青城山养生文化
道家养生学注重调养心神,强调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修炼,提倡精神文明和道德自律。道教的这些养生思想,在青城道教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提倡“重精神清净”、“道乐质朴”、“道不喜强求尊贵”、“奉道戒,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致虚极,守静笃”、“道人不与俗人争”和“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宁避人,勿为人所避。”等思想。
青城山道教的养生主要为医药养生。隋唐时期,青城山道家已将药功与养生相结合。后来在唐代,孙思邈曾来到青城山,著《千金要方》,在书中辟有专卷论养生。
在后来的唐武宗时,青城道士邢先生,精于医术。当时,武宗患心热之疾,众医诊治无效。邢先生来到宫廷,从肘后青囊中取出青丹两粒,绞梨汁进服。武宗的疾病很快就被去除。
青城山道家的“药功”流传到清代以后,已积累了许多用药独特、疗效突出、副作用少的药方和医术,其范围涉及内科、外科、伤科、妇科、儿科等门类,而以骨伤科最为神奇有效。
青城山的道教养生主要内容有十大部分。
一是守一,即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于对“一”,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
二是存思,即在高度入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这种方法在魏晋时期,曾广泛流行。
三是导引,即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各种人的肢体运动。它与气息调节相配合,可以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大约在秦汉时已经流行。其后,导引之势越来越多,并与气息调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后来的内丹修炼的一个内容。
四是吐纳。即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求长生延年。大约秦汉时已在流行。后来的内丹功夫也十分重视气息,强调在呼吸中获得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