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适用的补肾养生粥

古中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药”和“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周礼*天官》中有食医一职,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专业营养医生。在《周礼》中对四时饮食的配伍,已有系统的学问。《素问*藏气法时论》里提出:食物不论五谷(黍稷稻麦菽)、五果(桃李杏枣栗)都有滋补之性,“凡食皆补”观念贯穿了整个中医理论。

五谷之中,以药粥治疗疾病,补益身体,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多有论述,后世医家称赞张仲景善用粳米,且多有妙义,是药粥疗疾的先驱。唐宋以后,药粥的种类和应用更加丰富,《本草纲目》中就收录了62种药粥方。

药粥实际上是药补与食补的结合,而且粳米与糯米,都能极好地滋养脾胃。前人称“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糥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加上制作简单,更适合体虚,脾胃差的老人、病人、儿童,长期服用。

一、莲子粉粥

《太平圣惠方》

莲子粉20克,大米60克

补肾、养心、健脾,抗疲劳,固精涩肠

:多梦失眠、肾虚腰酸、遗精、腹泻、夜尿频

:1、莲子煮熟后,晒干磨成粉;

2、大米煮粥,至半熟时,加入莲子粉,熟后即食。

:唐代食疗专家孟诜说:莲子主五脏不足,利益十二经脉血气。莲子入肝、脾、肾三经,能补中气,令人耳聪目明。但感冒及大便干躁者不能食。

二、栗子桂圆粥:

《实用中医营养学》

栗子10个,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补心血,益肾气

因心肾精血不足引起失眠、心悸、腰膝酸软、白发、脱发

:栗子去壳切碎,与粳米同煮,快熟时,放入桂圆肉,食用时加入白糖,或桂花,更加美味。

栗子专补肾气,强腰壮骨,桂圆则养心补血,益脾增智,二者与粳米做成粥,容易吸收,可常食。

三、芡实核桃粥

《本草纲目》

芡实粉30克,核桃仁15克,红枣6枚

补肾气、固精,健脾养胃,通便、抗衰老

肾虚腰痛、记忆力下降、便秘、白发、脾虚体弱

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切碎。芡实粉先用冷水调成糊,再倒入开水中搅拌,再加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状,即成。可加糖。

芡实与核桃都是补肾益智的补养佳品,红枣是脾之果,健脾补肾的功效很好。

四、菟丝子粥

《粥谱》

菟丝子60克,粳米克,白糖适量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所有因肝肾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早生白发,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

菟丝子切碎加水煎,去渣留药汁,与粳米同煮,

菟丝子性平味甘,补中气,填精髓,强筋骨,煮粥食之,其滋补效果更佳。

当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由发挥。作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之一,药粥名目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历史上的苏东坡、陆游,书法家柳公权等,都留下了关于食粥养生的诗篇。其中有陆游的诗《食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冬日寒冷之时,一碗热乎乎的药粥,缩短了凡人与神仙的距离!

按一按,扫一扫,身体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ssys/15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