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听春分春风解意陌上花开潇湘晨报

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神奇

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欢喜

春分古时又称

“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是我国古代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的意义在于平分

平分了日夜

同一经线上的人们

无论天南地北

都将在同一时刻迎来日出

平分了春季

为春季三月正中

在慢慢变化的气候里

“春分”逐渐分开了冷暖

分开了干湿

春分·三候

一候,玄鸟至。见到落花纷纷,燕子便晓得故乡的春泥暖了,于是从南方飞回旧地筑新巢。

二候,雷乃发声。春天阳气生发。雷,是阳气破土而出时,撼动大地的隆隆轰鸣声。

三候,始电。春雨不再润物无声,每一朵花开都掀起一阵雷鸣电闪。

春分·吟诗

《踏莎行·雨霁风光》〔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唐〕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分·习俗

竖蛋丨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这天,民间有“竖蛋”习俗。其玩法简单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但为什么春分这一天鸡蛋更容易竖起来,很多人并不知道。

春祭丨供奉祠堂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吃春菜丨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孔子有言:“不时,不食。”食物也有自己的时节。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踏青丨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春分·养生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勤锻炼,定时睡眠。春季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哈欠连天、睡意不断,民间称之为“春困”。“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会“越睡越困”,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多舒展肢体,尽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等闲若得东风顾

不负春光不负卿

主编/晓培

编辑/鹤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ssys/1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