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5日20点26分,农历壬寅年四月初五,正式进入立夏节气。立夏源于迎夏仪式出自《礼记·月令》: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日: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物候
古人将立夏这个节气分成了三候。
一候,蝼蝈鸣
天气慢慢转热,晚上蝼蝈鸣叫。
二候,蚯蚓出
天气越来越热,二候到来,蚯蚓也待不住了,跑出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
随着天气的炎热,万物生长茂盛,就是“三候,王瓜生。
立夏习俗
斗蛋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斗蛋的规则挺简单,说白了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至于为什么要斗蛋,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
称人
“称人”也就是称体重,在“立夏”之日,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此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期。据说,“立夏”之日称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缠身,让人日渐消瘦。
吃面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节气讲究吃面。据说这个习俗早在晋代就开始流行了。民间流行这样的俗语:“入夏面新上天”,意思是说,在立夏这一天吃面,能够强身健体,为人们带来好运。
立夏养生
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