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同仁堂创新传承中医出海弘扬国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百年老店同仁堂:创新传承中医“出海”弘扬国粹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题:百年老店同仁堂:创新传承中医“出海”弘扬国粹中新社记者杜燕在纽约、奥兰克、马尼拉、华沙、迪拜……始创于年的北京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知名老字号,正打着“金字招牌”快步走向世界。“同仁堂算是老字号中‘走出去’早的。”北京同仁堂负责人介绍,年4月,第一家海外企业北京同仁堂香港分店开张,开启百年老店的海外发展之路。“出海”20多年来,同仁堂探索出了一条以产品、医疗、文化、科研四位一体的海外发展之路,在境外2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家包括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养生中心、医疗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内的网点,并在香港建成了同仁堂境外第一家生产研发基地和当地最大的中医养生中心;年出口创汇额超过1亿美元。与此同时,同仁堂商标在海外个国家和地区合法注册,在海外累计诊疗的患者超过万人次。是什么让这家百年中医老店在“西药世界”获得认可?负责人指出,同仁堂海外发展守着“稳”字诀,绝不透支未来、绝不拼价格、绝不搞短期行为。“修合无人见,在心有天知”。制成一种药品有上百道工序,同仁堂在其长期遵循的经营理念指导下,依照标准,精工细做,严格把关。其中,要求“选料上乘”,不怕进价高,必求质量好;要求“工艺精湛”,凡药料的选、清、蒸、炒、炙等都要恰到好处,并在中药生产的最关键环节——前处理工序,保持着人工挑拣、去毛、去刺等传统手工操作。除了严把质量关,同仁堂顺利“出海”还有另外一个“秘决”——入乡随俗。年10月18日,同仁堂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家药店在阿联酋迪拜健康城开业,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同仁堂特色,也有自己的特色:所有店员包括店长全是“老外”;除一位男士外,所有出诊的医生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方便为当地女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对中医药引进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同仁堂因地制宜,突破发展瓶颈。东南亚市场政策较为宽松,药品就以正式注册的形式进入;欧美市场对中医中药有严格的准入要求,20多种产品就以食品补充剂的形式进入。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中华民族四大国粹之一,在国际上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一家中医药的百年老店,同仁堂每一家同仁堂海外门店既是经济实体,也是一座中医药文化传播博物馆。每一家药店根据自身条件,或设专门的中医药博物馆、展览室,或设置一个中医药文化角或文化墙;工作人员向周边居民传授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开办中医药文化讲座……负责人指出,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更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随着网购的兴起,百年老店也争当“网红”。年12月,同仁堂国际中医药走出去平台正式上线,从传统的医药走出去模式转向“互联网+”的新布局。目前,同仁堂出口电商平台主要销售膳食补充剂和植物提取的药剂类产品,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一炮而红,外国网友将该产品与老干妈(辣椒酱)、六神(花露水)并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谈到爆款产品,负责人指出,同仁堂选择深耕做品牌,“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ysbj/1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