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赟说泰国赛ldquo提高内功的

本来对于刚刚结束的泰国赛我是很期待的,毕竟在长时间没有国际比赛的情况下,有这样高级别的赛事对于羽毛球爱好者们来说是好消息,只是有些遗憾,因为疫情的关系,中国队、日本队没有参加,有运动员因为新冠检测阳性赛前不得不退出,也有比赛打到一半退赛的。虽然这次比赛也不乏高手参加,但是总感觉这次的“世界羽毛球版图”不是那么完整,从参赛阵容上就存在遗憾。

另一方面,或许是长时间没打比赛,大家不管是身体状态还是竞技状态都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甚至都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决赛的5场球就很有代表性,一边倒的场面不少,而且还出现了单局个位数的尴尬。

国际赛事重新开幕,对于羽坛来说是好消息;即便首站的精彩程度稍稍有些令人失望,但整体的信号是好的,最起码大家有球看了,世界羽联也开始恢复赛事,继续为推广发展羽毛球做事了。相比而言,由于防疫要求,我们的队员从过去比赛的参与者变成旁观者,或许这样的身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那这时候,怎么办?

??泰国公开赛女单决赛集锦

抛开现在的国际参赛环境,单从我们自己的羽毛球来说,提高一线队队员比赛能力,保证后备力量,培养发展国内的羽毛球产业是一直以来的工作内容。

那么,在我们“旁观”泰国赛的这段时间里,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呢?

从一线队队员能力提高层面来说,我觉得现在应该是“模拟实战,自我提升”。训练是为比赛服务的,现在无法参加国际赛事,那么运动员的训练目的容易不明确,比赛感觉也不容易建立。

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适当开展对抗赛、模拟赛,甚至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打一些对观众开放的表演赛等。比赛感觉是需要实战培养的,而且我们的队员也需要这样的实战机会,从之前的模拟赛、联赛、全国锦标赛来看,大家对于比赛的渴望很强。

比赛既是对训练效果的检验和应用,同时也是运动员情绪发泄方式。因此,在现阶段办一些比赛,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感觉、比赛能力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虽然长时间的集训,我们的运动员“厚积”了很久,很期待“薄发”,但是从体育本身来说,积累是多多益善的,还是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再让自己提高一些。或许到了关键时刻,就是你这提高的一点点,会成为左右比赛胜负的关键。

??泰国公开赛男双决赛集锦

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准备对手。过去很多年里,我们和主要对手最起码一个月能打一次,对于彼此的能力、状态、打法特点等比较熟悉,如今近一年没有交手了,难免会变得陌生,这个时候,泰国赛这样的比赛就应该成为我们最新的“技术录像”。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对手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正是我们有针对性进行提升和改变的机会。

当然了,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区别,想光靠看就能完成自己能力的提升是不可能的,更多的还是要在实践中去探索,这个时候,团队的作用就应该体现出来。过去我们也有长时间没和主要对手交手的情况,一般会出现在大型比赛前集训的那段时间。但这个时候你还是需要去熟悉主要对手,怎么办?

当时我们会有队员定时来充当陪练的角色,比如年奥运会,我们首轮的对手是埃里克森那对,两个人个子很高,被我们称为“机器人”。

在奥运会前的备战中,高个子的徐晨和谌龙就会模仿那两人的打法特点,来给我们做陪练,效果不错。我觉得在现在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应该能为队伍带来积极影响,当然,如果能有更贴近实战的“陪练模拟赛”就更好了。

至于后备力量和羽毛球产业的发展,之前也向大家表达过我的观点,那就是过去受制于太多的国际赛事,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上述两点,尤其是在产业的发展或者说市场的培养上、自身品牌的打造上都不够。

那么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应该在这些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还是那个梦想,希望羽毛球比赛能够快速增加影响力,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ysbk/13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