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也即是说人与自然环境是保持协调一致,和谐统一,才能够保证人体的和谐。中医认为,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当生病的身体作为局部有问题时,我们需要将疾病或问题要放到整体环境中去考量、讨论、调整。中医太高大上,我们不懂,再次不敢班门弄斧,但是,道家文化和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主线是统一,我们今天主要从《道德经》的视角来谈论如何养生。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提到了五色、五音、五味。老子在此一针见血地告诉世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瞎掉的;我们的耳朵是如何聋掉的;我们的嘴巴是如何失去了味觉废掉的(爽,古汉语中是指口病);我们的心是如何发狂发癫的;我们的欲望是如何走火入魔的。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变瞎的?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泛指各种颜色,因为古人早就发现,以五色为基本色,可以调制出各种色彩。老子所讲的五色,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东西:美色、女色、颜色。穿金戴银,华服丽妆,是一种美色;窈窕少女,令男人魂不守舍,是一种美色;金玉满堂,熠熠生辉,是一种美色。其实,这些原本也都不是罪过,老子并不反对对五色的喜爱和追求,因为这是人的天性。只是如果世人的眼睛总是陶醉于这些,而看不见别的东西,那么自然就瞎了,这就是:“五色令人目盲”。我们的耳朵是如何变聋的?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音乐一定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音乐都非常盛行,有一个成语“钟鸣鼎食”说的就是周朝时期贵族聚会吃饭或者是祭祀活动的时候吃饭是不用碗,而用鼎,鼎我们都知道,那时候的鼎随便一件搁到今天都是无价之宝。钟,则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编钟”,是那时候的一种乐器,那也是价值连城。钟鸣鼎食也就是说那时候重要时刻吃饭时候都是要奏乐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凡是编钟音乐响起的时候,通常都是类似祭祀活动这样重要的时刻。并且,在老子所在的周朝,处于礼乐制度的巅峰时期,音乐和舞蹈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所以,在老子看来,偶尔音乐是陶冶情操,是礼乐典范,但是迷恋五音,迷恋歌舞,那就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会让耳朵变聋,因为歌舞占据了全部听神经。我们的味觉是如何被废的?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爽”在这里的意思不是今天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爽”,意为损伤、败坏,“口爽”即口舌受到损伤而失去辨味的能力。则几乎无需分析了。今天,很多人饮食不知道节制,天天都是山珍海味,天天都是酸、苦、甜、辣、咸的重口味。暴饮暴食,饮食没有规律,有空时候和朋友海吃海喝,忙起来就不吃饭,这都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我们的心是如何发狂发癫的?欲望是如何走火入魔的?老子在这段话的后两句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驰骋畋猎通常指的是声色犬马,难得之火指的是贵重稀奇的物品,这里讲的也是声色犬马和欲望之害。因为今天主要讲的是养生问题,所以这两句话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但是,声色犬马,对珍惜物品的追求,总体也都是与老子所倡导的“道”是背道而驰的。结语:老子谈了五色五味的危害之后,最后给出了圣人的行为准则: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准则用四个总结也就是“清心寡欲”,要求我们在基本生理需求方面丰衣足食,填饱肚子即可;在修道方面克服并去除感官方面的享受,对各种欲望保持克制与节制状态。这一准则也是最高级的养生法则,记住“清心寡欲”四个字,才能做到逾百岁而眼不花耳不聋,因为眼睛和耳朵不会受五色、五音之伤。/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zrys/1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