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是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实现的愿望,尤其是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古代社会,更是将它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追求。秦始皇、汉武帝、宋徽宗、嘉靖帝等等古代帝王们,为了能够长生不老,个个都沉迷于炼丹修道,希望寿与天齐,统御千秋万代。道教是一个注重今生的宗教,将“仙道贵生”作为修行目标,通过各种方式,以求最终可以得道成仙。那么何为“仙”呢?《说文解字》有云:“仙:长生仙去。从人从山。”东汉刘熙在《释名》里写道:“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人和山组成了“仙”,普通凡人修炼得道、长生不死迁入山中,便被称为仙人。道教认为,要想得道成仙,需要很多种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存神等。纵观道教历代仙真的人物传记,服食仙药成仙可以说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葛洪在《抱朴子》说:“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导引,咽气长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岁以还者,下士也。”不管是炼制的金丹,或者是灵芝、黄精之类的植物仙药,服食这些都可以成仙。只是仙药的等级不同,升仙后的品阶也是不一样。葛真人告诉我们,仙人就是用药物养成身,用数术延长寿命,使得体内的疾病不生,体外的侵患不入,虽长生久活,而旧日的容颜不见异思迁改变。仙人之所以会得到成仙,乃是服食了丹药再加上运用道法加以养生护命,最终长生不老,容颜不改。在古代,“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成仙的人也是有许多。刘向所著的《列仙传》里就记载了七十多位仙人得道成仙的故事,甚至在许多历史典籍里都有记载得道成仙的经历。如《唐书》记载:“贞元十年,谢真人名自然,于县界金泉紫极宫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虹霓云气,万目共睹”。谢自然又被称为谢仙姑,唐朝人士,又号“东极真人”。唐贞元年间,谢自然于蜀中金泉道场白日飞升,就见她如风中青烟,顷刻间升入空中,就见谢自然的鞋帽如同蝉蜕一般留在原地。道教自东汉时期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以来,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很多人有一个疑问,为何古代那么多人得道成仙,到了现代社会却很少听闻有人成仙的事迹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来说,修道成仙要抛却世间的七情六欲,相信这一点很少人能够做到。全真派王重阳祖师在《重阳立教十五论》里规写道:“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个字: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诱惑,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让很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人甚至无法在没有网络的世界里生活。隐世于荒山野岭,每日粗茶淡饭,不去想那些红尘之事,是何等的艰难。在缤纷的世界里,难免会遇到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者最重要的是要让内心脱离嘈杂的世界,回归到原始的虚静状态,内心与大道相融合,去体悟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至高境界。另外一个原因大概就是道法传承的问题。道法又叫道术,道经有云:“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玄伎也。道无形,因术以济人。”道是虚无的纯真本体,术指能造成各种变化的玄妙方法。古代大多数仙真都是通过高人师父传授道法后,得道成仙的。如天师萨守坚从神霄派的王文卿、林灵素两位真人那里学到五雷正法;东华帝君向钟离权传授长生真诀,金丹火候与青龙剑法。正所谓“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道法的传承一般是师父间秘授,外人无从得知。到了现代社会,道教从兴盛转为衰落,许多门派的秘法也逐渐消失了,这让修行者找不到修道的法门,因此很难有人能够得道成仙。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zrys/1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