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和”是一个很美的词。《汉语字典》里解释“和”,最前面的三个解释分别是:一则,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和衷共济;二则,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三则,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从以上三个解释来看,“和”是一种很美好的状态与境界。一、儒家思想和中医都重视“和”中国传统文化里尚“和”。尤其是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儒家文化里的“和”,与中医里的“和”意义是相通的,都是协调、和谐、平衡、融洽。可以这样理解,“和”在天地万物运化之中,人体也需要维持“和”的状态,这有益于健康,亦能延年益寿。二、人与自然之和《内经》讲:“人与天地相应”、“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明确地表明,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要生存,要健康,要长寿,就要积极适应自然规律,而不是与自然规律相对抗。俗话说“适者生存”,这是对一切生命与自然界关系的精辟总结。善待自然就是善待生命,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命。天地一年的周期,有春夏秋冬;一月的周期,有上弦、圆月、下弦和月晦;一日的周期,有早晨、中午、傍晚和夜晚。人处于不同周期以及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受到天地气机的影响。顺之应之,即能得到天地的庇佑,当然可以更健康。相反,若逆之反之,则会被天地所惩罚,当然容易生病。养生如此,治病亦如此。比如,现处于霜降节气,天地之间气机处于敛降的状态。人居住于天地之间,若出现不适症状,亦当用汤药或针灸调理其气机,使之跟上天地气机的节奏。三、人与人之和人与人当如何相处?孔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这不仅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观。人离不开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要和其他人相处共事。若与他人相处地和睦友好,相互之间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那么,自己就会心态轻松自如,精神舒畅,当然有益于身心健康。若人际关系恶劣,长期处于紧张、激动、委屈、忧伤的不良情绪之中,那很会伤损他的正气,导致正气变虚,容易诱发疾病。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大病时,我也要求病人家属尽量调和家庭氛围,要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作为病人,亦当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谐人际关系,不要随便与人发生争执而影响康复。试举一例,我的一位朋友患颈椎病,我给用过汤药,也给他针灸过,但疗效不稳定,总是反复发作。后来他告诉我,颈椎病好了。我问是如何好的,他说跟女朋友散伙了,不再吵架了,心情舒畅了,颈椎病自动好了。这令我一下子想起《内经》的一句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颈椎病是与情绪相关的,由于情绪紧张,导致颈椎病反复发作。而一旦情绪好转,即能迅速缓解。其实,颈椎病如此,百病亦如此。保持人际关系和谐,自然心情舒畅,当然可以更健康。四、身与心之和真正的健康,不但是身体没病,还要心理健康,也就是说,若没有身与心的高度和谐统一,人就得不到真正的健康。从身与心的关系来看,心为形而上的,为本;身为形而下的,为标。心的层次更高,心决定着身状态。我们平时都重视身的健康,其实更应该重视心的健康。如何让心理也健康呢?我的做法是,一则,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我主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有保持心理健康的理念与方法,特别是感恩、反省、忏悔等,特别有益于心理健康;二则,在人与事上磨砺自己,使心理尽量处于平衡状态。身与心和,则阴阳和、五行和、气血和,进而五脏六腑皆和。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只有五脏六腑归于平和者,才会精神旺盛,健康长寿。五、饮食之和中医强调,健康源于调节饮食。中医所讲的调节饮食并非营养学里讲的营养平衡。营养平衡,是指既全面摄取人体所需各种营养要素,又要保持各种营养要素所占的比例。那只是从营养成分来讲,是形而下的。我们的生命不但有机体,还有精神和心理。食物不但有形而下的成分,还有其四气、五味和归经,这是食物的形而上的层次。四气与五味各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中医重视气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zrys/1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