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和中医观念的喂养区别

我文采不怎样,不会写很多生动的词语,就喜欢讲事实,以事论事。

前天傍晚,我家二宝流着鼻涕发烧了,早几天前就鼻塞,我没管。正值很多学校有鼻病毒的感染,学校和幼儿园规定发热或咳嗽等症状的孩子,必须好了后去相应医疗机构开具复学证明,才能返校。我最怕麻烦了,开个证明,排队、检查......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遭罪,又担心幼儿园不收。所以,没办法,本想让他自愈的,老母亲我不得不马上让他好呀。

看舌头,摸脉、腹诊,这家伙,就是外感一点风寒,再加积食,给他做了特种刮痧的项三带、项丛刮、肘窝刮、揉腹。周一没有去幼儿园,在家观察休养稳定一天,周二,送去幼儿园,全天没听老师反馈任何不适,放学接到的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精怪。

以前我会跟老公嘚瑟,看吧,学中医的好处。现在,家人都习以为常,没啥好惊艳的

我最早是一名护士,医院校内容,我们会有个标准,比如:

发烧38.5以上就可以喂退烧药;

有高烧、发炎还必须配消炎药;

生病要注意营养,吃些补的......

回想当初,大宝半岁第一次发烧,我严格按照标准喂了退烧药,半天反复烧起来了,我又喂了一次,还喂了消炎药和抗病毒的。最后,烧是退了,人无精打采、面色黄,从此明显的脾胃功能下降,吃饭也是哄着喂,食欲变差,体质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八个多月咳嗽频繁,送医院抽血检验,支气管肺炎,医生开出了输液,肺炎需要连续七天。接下来的一周,老公每天接送医院输液治疗。说来惭愧,我也曾是那个孩子在输液,我还给他嘴里塞棒棒糖的妈妈。(还好那时牛奶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就没喝牛奶,不然孩子更遭罪)。后来的每次发烧,我都是按标准喂药的,生病期间,没忌口,“加强营养”,零食、肉类照吃,还有维生素、益生菌、钙片、铁、锌等等。所以大宝从小很长一段时间都脾胃弱,伴随的还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

二宝出生后,两个月时带他去游泳,第二天就开始咳嗽,当时隐约接触了中医,去医院看了,给我的答复不太满意,也不想给他吃消炎药和输液。好在那时小儿推拿兴起,我半信半疑的带他去推拿,并偷学了。很神奇,咳嗽竟然好了,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认知,反省之前所学,从此以后,猛补中医知识,让我走上了中医学习的道路,孩子和家人身体的不适,都是用中医外治来解决问题。

作为一位母亲,经历两个孩子的成长,我要给孩子最好的保护,用中医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汇总一下西医方式喂养大宝和中医方式喂养二宝的区别:

大宝:母乳喂养,八个多月断母乳,改牛奶喂养,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不敢再继续喝,一岁两个月就断了牛奶,八个多月就开始吃烂巴饭(粘一点的粥),有吃盐和零食。四个多月开始喂蛋黄、果泥,一岁之内,有吃肉泥、菜泥。生病了,轻就喂西药,重就会输液,有用到消炎药,发烧一定是会用到退烧药的。完全没怎么忌口,夏天家里还会批发冰淇淋,只要他想吃的,全家想着法弄。一直脾胃弱,面黄、挑食、好重口味、瘦弱,防疫本上要求的疫苗全都打了。四岁多出现抽动症,到五年级才好(我有想过,这是不是退烧药引发的症状,因为每一盒退烧药上都注明了的“对肝肾有损伤”,有待考量)。不过现在已经被老母亲调得不错,挺拔的小伙子一枚。

二宝:母乳喂养到一岁五个月,四个月开始喂米油,六个月开始米糊,八个月开始粥,一岁以内没有吃油、盐、糖、蛋黄、零食、水果、钙铁锌、维生素、益生菌。医院注射了疫苗,就再也没有打过。不喝牛奶、酸奶,冰淇淋、饮料,偶尔亲戚朋友趁我不注意给他喝了,也是次数极少。吃饭准时、早睡、不挑食、脾胃好、性格脾气也很好。有发烧几次,从未吃过退烧药,极少生病,小病自愈快;稍微重点,老母亲配合儿推和刮痧,效果就不用说啦,平时捏脊揉腹常保健,长得古灵精怪的。

正确的喂养孩子,给他最适合的,身体免疫力、抵抗力就很好。仅以我家两孩子的情况,给大家做个比较,多思考。

不同的喂养观念和择医治疗方法,养出来的身体就是不一样。也呼吁各位相信中医,自然育儿、顺应身体本能需求。

咱们中国人世世代代五谷为养,谷类、种子,这些生命力旺盛的东西,才是最养人的。

世间万物,凡事都有好和坏的一面。中医西医都好,存在就有它的意义,看你怎么用。不要滥用,不要偏执于一方,也不要太经济化。治病救人,生命攸关,非常严谨,中医西医都需认真对待。

(平时很忙,上午要看诊做调理,下午要整理老房子,晚上要辅导孩子作业,自己还要腾出时间应对医考学习,匆匆忙忙写了这篇文章,如有疑问,可留言探讨。但愿你能懂也祝愿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成长)

常婵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ysbj/1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