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道家楹联竟然隐藏这么多的秘密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道家楹联掘幽

在灿烂而浩瀚的道教文化中,人们也许不会想到“楹联”会作为历代炼丹家阐发玄理妙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想不到高雅的对联中,竟会隐蕴着道家丹派修真的至奥玄秘。

“九转复生子,七返可成仙”这副对联,便是道家楹联中隐蕴玄理妙法的典型范例。真可谓廖廖数语,内蕴玄机;淡淡几字,阐发丹理。洞其隐意,竟是道家丹派修真(养生)之道的法门,要解其“谜”还得从古代“炼丹术”谈起。

一、古代炼丹术的衍演过程

中国的炼丹术,始传于道教,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北燕宋无忌、正伯乔、羡门子高等方士(即出家的道士)从事炼丹术活动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前,我国就已发明了炼丹术,后经秦与两汉方士的不断努力,炼丹术日益发展而广为流传。

古之炼丹术,因其修炼目的和途径的不同,故分为“内丹派”与“外丹派”两大派系。

外丹派在“黄金入火则百炼不消,入土埋之则毕天不朽”的思想意识支配下,将《本经》上品药中的丹砂(即硫化汞)用来炼制黄金(术语称此为“炼黄白”)。

外丹家认为:以此炼得的黄金,可作为“长生不死药”,服之能够长生不死,因而外丹派炼丹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不死药”。然其所炼得的丹药(并不是黄金)性毒,以致炼丹家服用后多死于非命,既没能如愿以偿求得长生不死,又有损于道德之修养,后来便渐为炼丹家所弃。而内丹派则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只要在自身的“精、气、神”上勤中修炼,以求返还先天(即返归先天之童体),就可达到“长生不死”(即益寿延年)的目的。

因此,内丹家自始至终均是以炼自身之“内丹”(即精、气、神)为主,兼及“外丹(主要是炼制一些可以用来治病的丹药),不涉“黄白”。

然而,内丹术怎么练,它究竟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修炼术呢?

据《指归集序》载:“内丹之说,不过心肾交会,精气搬运,存神闭息,吐故纳新。”可见,古时的内丹修炼术,实则今日的气功锻炼法也。

内丹派在其正确的修炼思想支配下,不断得以发展、充实,因而逐渐繁衍出众多的派系。最负盛名者,当推“丹鼎门”。由于这一道家气功流派是最为古老的门派,相传始于东汉(大约公元~年间)的“万古丹经王”——魏伯阳之《周易参同契》,加之其后《抱朴子内篇》,以及各种丹书的相继问世,因而使炼丹术由此成为道家丹派的修仙法门。

内丹术,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术,自诞生以来便为炼丹家视为秘珍。得其妙者廖廖,而“炼丹术”一说也渐为他说(如修真、养生之说)所取代。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道家思想保守局限,以致正宗的修仙(即修真)法门,多以假借、托言的功诀之作和庙宇、道观、厅堂楹联的形式在教中流传,难为一般人所窥所知,使此养生术披上了宗教玄学色彩的神秘外衣而一直延续至今,这便是古代炼丹术(即内丹术)成为今天的养生术的过程。

二、楹联隐蕴揭秘

楹联云:

九转复生子

七返可成仙

粗看这副楹联并无特别之处,细究却隐蕴着道家“九转七返”之功的玄秘。

上联中的前两个字,即“九转”一词,为道家丹门功理功法类修炼之专用名词,意寓丹家修仙(养生长寿)的九个不同层次(即程序)。另外尚有往返反复之意。后三个字即“复生子”一词,本为笔者业师赐“号”,但联中则是借此暗喻修炼之“丹”,丹为圆形珠状。

下联中的前两个字,即“七返”一词,亦为道家丹门功理功法类修炼之专用名词,寓“去之又来,往返真火以炼其丹”之意。联中最末一个字,即“仙”字,同为道家玄理性专用名词,寓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为了成“仙”。仙分等级,且重造化,但联中则是指可达到养生长寿目的之意。

据师门所藏之道家古籍《金丹真传·自序》载:“修仙之节次有九:一筑基、二得药、三结丹、四炼己、五还丹、六温养、七脱胎、八得玄珠、九赴瑶池。初三节可为人物,中三节可为地仙,后三节可为天仙。大率三候三关,明三仙之口诀,九琴九剑,行九转之功夫,故称九转仙丹也。”

可是,道家修道成仙(养生长寿)的法门,实际上就是丹门的“九转七返”之功,而这副楹联所寓之真正内涵,其奥秒则正在于此。

所以,此楹联隐蕴即为:道家修道成仙的法门,乃“九转七返”之功。不过,作为修炼者必须先明了修仙的程序,方可循序渐进地逐次修炼,这样才容易成功。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这说明修炼成仙之“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用概念来说明的,只有靠自身持之以恒的体悟方能得“道”。

在炼性修真的筑基阶段,知“窍”可谓重要之极,故有“愚人以此杀身,圣人以此飞形”之说。得药的“药”又是什么物质呢?即是体内的“精气”,修炼者若是将它结之为“丹”,且令其循经脉行之,然后再贮于黄庭(藏精的所在),复用温和之火炼养之,继而脱之而出,逆运上至泥丸成为黍米之珠(内含万有),去之又来再复归黄庭,往返真火以炼其丹(黍米之珠)。这样孜孜以求地逐次修炼,行九转之功夫,为七返之造化,就能成为上仙,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然而,由于道家丹门正宗的修仙法门,尽皆隐晦假借之诀,亦是难懂难悟,故其修炼之法很不易为常人把握,因而在修炼时必须有师传真解方可下手,此处限于篇幅,就不赘述。至于具体的修炼之法,有待日后另文奉出。

其实,养生长寿之道,涉之极广,内涵更是包罗万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含有养生的学问和知识,只要略得个中三味,就足以强身健体、颐养天年。而那非毕生心血可及之上乘丹境,倒不是人人情愿追求的。(复生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gjml.com/zrys/17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